作者:
发布时间:2022-05-31
观看人数:4841
过去十年,互联网企业基于大量数据,在企业服务、云计算领域高速发展。而在实体零售业,大多数线下门店数字化和数据化还停留在初级阶段。
中国绝大多数的传统企业尚未完成数字化的进程,最多处于信息化阶段。如对于实体零售商而言,“进销存”等信息实现了数字化,但最重要的“场”——商超的信息,并未被数字化。随着实体零售场景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对个性化购物体验需求增加,实体零售门店也迎来数字化转型机会。
朗镜科技(Trax中国)推出的「零售巡检机器人解决方案」,通过人工智能、计算机视觉、算法模型和物联网设备,推动实现实体零售门店全场景数字化,并基于数据信息,帮助零售商自动化门店货架数据收集,减少货架缺货,提高商品上架,降低价格异常,提升货架陈列合规,提高运营效率,改善消费体验。
在朗镜科技CEO汤劲武看来,“人+AI”的零售数字化方式已经逐渐落后,“机器人+AI”的新模式将成为新解。汤劲武希望未来市场会把朗镜科技当做一个零售元宇宙公司,而不是当做一个AI技术提供商,以零售机器人为载体,推动打破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边界,使零售商、品牌商、技术提供商的生产效率都得到大幅提升。
36氪: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朗镜科技的基本情况吗?
汤劲武:2015年,我们成立了一个零售领域的众包平台,整合当地人力资源,以拉人头方式帮助品牌商检查商品销售情况。品牌商销售代表的一个重要任务,便是跑到门店里巡店,看商品销售情况、记录数据。
2017年,我们发现AI技术在中国应用起来,便组建AI团队,帮助实体零售行业进行信息采集。我们推出AI SaaS软件,帮助品牌商销售从繁杂的手工记录解脱出来,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,通过照片信息帮助分析商品、价格、促销、陈列情况。
2020年,朗镜科技着手布局机器人在零售业内的应用,借助AI赋能机器人的先进模式,使得零售商可以随时“看见门店状况”,自动化、持续性地进行货架监测,从而规模化并大幅提升实体门店的运营效率。
36氪:朗镜科技主要想做什么事情?
汤劲武:我们认为,“人+AI”这个仍不是最优解。随着机器人行业这两年在中国迅速发展,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做很多工作,例如数据采集工作,“机器人+AI”这个模式会比“人+AI”的模式先进的多。
现在我们希望做一个零售元宇宙,把中国主要的商超完全数字化,提高实体零售生态中的各player的生产效率。在众包时代,中国有六百万个实体零售点,虽然在线销售起来了,但对于液态奶、食品、啤酒、饮料一类行业,实体零售仍是最重要的销售渠道。销售执行在门店中的陈列情况,对品牌商来说至关重要。品牌商很重视他们商品在货架上的陈列情况,以及用什么价格陈列。
互联网领域,如字节跳动,他们的内容天然就是数字化的,可以天然完成数字化进程。而像很多传统行业,最多只能完成了信息化进程,我们认为,有个行业要完成数字化进程,这个行业的核心生产要素都必须是数字化的。如零售商只简单记录“进销存”数据。对于实体零售商而言,“货”和“场”是很重要的生产要素,但这些货架状态、SKU陈列位置并没有被数字化,更无法智能化,也无从了解货物在前仓、后仓的情况,和通过不同货物陈放方式改进销售效果。
我们希望通过机器人+计算机视觉+人工智能的方式,去代替传统品牌商销售员,将采集方式数据化。
36氪:朗镜科技的产品主要用于哪些行业?
汤劲武:我们的算法是通用的,对硬包装、软包装,商品大、小的识别率都非常精准。但当下主要和品牌商合作,中国日常顶尖的CPG(快消品)企业几乎都是我们的客户。国内CPG的前100,80%跟我们有合作。
36氪: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朗镜科技的商业模式吗?
汤劲武: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品牌商。我们会希望在商场里放一个机器人,再分别向不同零售商展示我们产品能带来的作用,如对门店运营效率的提升,对整体数字化进程的帮助。我们会根据机器人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,如提示某种高流转率的品类缺货了,某商品价格标错等。这样一来,朗镜科技全数字智能化解决方案解决品牌商及零售商痛楚,彻底形成一个基于终端陈列表现的高频次数据智能分析、预警、人员调动平台。
36氪:此前,朗镜科技已经被Trax收购了,推动管理层持续在零售业深耕的动力来源是什么?
汤劲武:中国市场跟国际市场差异还是比较大的,所以呢,Trax希望说能够有一个机制,激励中国的管理团队更加all in去做这个事情;我们自己也想make some difference,一般来说团队被收购后,会寻找一些新方向。双方达成意向后,我们也可以继续在这个行业深耕。
36氪:融资后,公司重点会发生改变吗?
汤劲武:我觉得主线是没有变的。最初我们想做的就是零售行业数字化,现在只是找到了让他加速前进的方式,以前是“人+AI”,现在是“机器人+AI”。
36氪:您认为朗镜科技的优势是数据接口,还是什么?
汤劲武:我们有很多优势,例如对于零售的行业理解。此外,我们最强的能力在计算机视觉能力,我们善于把计算机视觉技术运用在实体零售场景,并挖掘其中的数据价值。
36氪:这个机器人是朗镜科技自己的产品,还是与其他厂家合作?
汤劲武:主要是和硬件开发商共同开发的,他们负责机器人底盘和行走算法等部分,我们负责上位机的系统选型和结构设计等。
36氪:零售领域机器人和目前已有的移动机器人会有比较大的形态差异吗?有何重要性能点?
汤劲武:不会有太大区别。从机器人角度,一是稳定性,机器人一年365天在跑,要相对比较稳;二是安全性,因为商场是一个消费者跟零售门店互动的场所,有老人、小孩,六七十公斤的机器,撞了小孩或者老人是不得了的事情,安全性、稳定性是我们最关注的。其次,拍摄的质量、拍摄的效率、成像的质量,也是我们关注的,这些都属于工程问题,我们有强大和优秀的工程团队,所以我们相信这些问题虽然有挑战,但是都在逐步解决过程中。
36氪:您提到元宇宙,对零售业元宇宙而言,数字化是第一步,那后面还会存在什么步骤和节点?
汤劲武:我只能说大概broad vision(宏观愿景),未来两到三年,我们的机器人可以覆盖中国的3万家的商超;其次,可以做应用层级的事情,如机器人能不能做导购、安保,能不能够跟消费者互动,能不能放些广告;最后,我们会开放一个APP store,让更多的第三方独立的应用供应商去开发产品。我们只做核心的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连接。
36氪:为什么认为2到3年后,就会迎来一个元宇宙节点?
汤劲武:这和一个技术的接受程度有关,疫情过后,像机器人送餐一类机器人形态,已经被大众接受了,商场等地方存在大量机器人;其次,经过5、6年积累,我们的技术效率越来越高,可以完全承载我们想做的事情。
36氪:您认为这个元宇宙世界,会存在哪些角色?
汤劲武:我觉得这个行业可能主要有三类玩家,一类是品牌商,生产各种物理商品的企业;二是零售商,提供商超场所;三是零售科技的公司,如第三方的独立服务应用程序商;很多朋友和我说,等机器人制作好了,一定要给我留个接口,我们要做个什么什么。他们会基于这个零售元宇宙基础设施做出非常多应用来。我们相信,等基础层搭建好之后,会有非常多的第三方的独立APP出来解决各种问题,安全问题、信息采集问题、消费者信息收集问题、广告问题等。
36氪:在这个产业链里,机器人企业扮演着什么角色?他们会成为朗镜科技的竞对吗?
汤劲武:他们成为竞争对手可能性比较小,这是个行业性的事情,每个行业都不一样的。我们现在其实跟几个机器人公司在合作,他们首先会成为我们的供应商,其次成为我们的伙伴。从机器人角度看,当有上万台机器人之后,这些机器人一定需要维护、更新,那么这个维护和更新的工作由到底由谁来做,我觉得未来一两年可能会逐渐清晰,可能是我们自己做,可能是机器人公司做,也可能有个第三方平台运维这些机器人。